语闻|“你千万不要学吴昌硕”

2023-08-21 17:36:50     来源 : 新黄河客户端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沙孟海先生紧瞥眉头,认真地看着我研习的“石鼓文”等一些书法作品。我心里忐忑不安,不知沙老会怎么说。沙孟海先生是西泠印社社长、中国书坛大家,他仔细看了我的习作后说:“你临写的《石鼓文》有一定的功力,路子也比较正,你老师与我比较熟,他让你临宋拓先锋本《石鼓文》是非常对的”。我心里稍稍松了口气。他又细细地看了我带去临刻的汪关印后说:“明代汪关的印路子也不错,是临的汉印,上海的陈巨来先生也是学刻的汪关印,印风比较工稳。”在喝了几口茶后,沙老谈兴更浓了,他突然对我说:“你千万不要学我老师吴昌硕先生临写的《石鼓文》。”

古柳阴中逢走马,好花深处写来禽。羿耿庵 书

我听了一愣,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、书法家、篆刻家,西泠印社首任社长。沙老是吴昌硕的正宗弟子,这让我感到意外,怎么后任反对前任,学生反对老师?沙老马上揭开了谜底:“吴昌硕先生是我敬重的老师,在书画篆刻艺术上成就很大,他临写的《石鼓文》虽然很有功力,但有不好的习气,字的右部都是往上倾斜的,有些字写法还有错误。”他进一步教诲我:“学书法一定要取法乎上,多临习古代优秀碑帖范本,千万不要学老师的,学老师的比较容易写像,也容易出名,但也是很危险,我们浙江就有学我的,我是坚决反对的。”这个时候我对《石鼓文》书法已经有了新的认识。这一次拜访沙孟海先生,其实缘于我的恩师沙曼翁先生。1983年春,我有机会去杭州,当时我已研习书法多年,便想着要去拜访一下心仪已久的沙孟海先生。曼翁师知道我的想法后,鼓励我胆子大一点,于是便有了这不期而至多少有点突兀的拜访,但让我学到很多。1981年,我21岁,有幸拜入恩师沙曼翁先生门下,在其亲授下,我的书艺便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。我主要学写篆隶书体和篆刻艺术,在拜曼翁师之前,我也特别崇拜吴昌硕先生,尤其喜欢吴昌硕先生临写的《石鼓文》,感觉他的字很厚实,也很有气势,还专门买了一本他临写的《石鼓文》字帖。在临写了近一个月后,我拿了习作向曼翁师请教,曼翁师当时就告诫我,千万不要学吴昌硕先生的《石鼓文》,要直接临写原拓本《石鼓文》,吴昌硕先生虽然功力深厚,但是个人习气太重了,学了不容易走出来。有一天,曼翁师还专门陪我一起去人民路上的苏州古籍书店,专门买了一本郭沫若先生著的《石鼓文研究》,里面有日本蔵的《宋拓先锋本石鼓文》拓片,这也是迄今最好的《石鼓文》拓本了。之后,我就改临原拓本了。平时曼翁师也常常教诲我说,学习书法一定要取法乎上,多临多读古代经典书法碑帖。曼翁师认为,临习古代经典碑帖仅是一种手段和方法,最终还是要追求自己的面貌和风格的,不然终是书奴。[gf]2003[/gf] 1991年,我花费2000元钱,用整整一年心血,印制成《曼翁篆刻选》一书,样书2000本,除了自己留100本备赠同好外,其余全部赠送恩师。记得当时我呈上印谱后,曼翁师十分高兴,中午特意留我吃了午饭,还难得让我陪同他一起喝了一点黄酒。席间,我还向老人家请教如何进一步写好《石鼓文》。平时,饭后老人家总要休息一下,这天他破例不睡午觉了,兴致勃勃地让我随他来到书房。他取出橱柜顶上珍藏了多年的北京荣宝斋宣纸对我说,这是绝对的好宣纸,今天专门为你写一张作品留个纪念。在喝了几口茶后,但见老人家提起一支秃锋羊毫笔,先蘸上少许清水然后再蘸浓墨微调一下后立即下笔,为我写了一幅《石鼓文》对联:“禽鸣花底不如我,鱼乐渊深即是天”。上款是“集雍邑刻石文字:‘禽鸣花底不如我,鱼乐渊深即是天’;辛未初夏,连日阴雨忽放晴,适耿庵弟来访相叙甚欢,并书小联为赠留念也。此纸极佳,盖北京荣宝斋纪念品之一,非一般安徽宣耳,得好纸如得好友,为一大快事。”下款为:“南园客曼翁篆于大圆砚斋(沙老当时喜欢的斋号之一),年七十有六。”款下方钤盖有“曼公信鉨”双边白文印,和一方“旧王孙”古鉨式朱文印。

禽鸣花底不如我,鱼乐渊深即是天。沙曼翁 书

此联字里行间传递着曼翁师与我的一片赤诚而淳朴的师生情谊。这让我肃然起敬,终身难忘。老人家边写边对我说,写字用墨一定不要太实,要有虚实、浓淡变化,否则会显得太呆板,边款用小行楷体,这样与主体风格也显得有静动变化。在写到“得好纸如得好友”时,老人家还自言自语地说,如果写成“得佳纸如得好友”更好,但是因为是一口气直接写的,也就没办法更改了。这幅作品至今我一直都好好保留着,时常也会拿出来反复欣赏。[gf]2003[/gf][gf]2003[/gf]在两位“沙翁”的指点下,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的信心,并开始进一步对《石鼓文》书法长期地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。

作者:羿耿庵 编辑:江丹 校对:杨荷放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最新资讯

X 关闭